这个叫柰(nai,四声),就是苹果,但实际上过去说的苹果是野生的苹果,蔷薇科植物。实际上它不是好东西,你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地方一去看病人就给拎苹果,说苹果平平安安嘛,但实际上苹果是一个伤人的东西。
苹果在古代记载味道是苦,尤其是野生苹果,它是苦的,性寒,非常凉,多食会让人产生全身肿胀的现象,尤其是四肢肿胀和脸胀。所以说这种情况对于那些久病卧床的人,尤其是中医里面有一种病,叫百合病,这种人更要少吃苹果,吃多了之后会导致周身气血运转不畅。
在北方山东、河北这些地方,苹果产量很大,过去是把它做成苹果的果脯,就是用蜜或者糖腌制脱水做成的,但是这个东西再怎么去做也不太适合人吃。有些地方是用琵琶叶子和苹果一起煮,用于退内热,尤其是咱现在所说的糖尿病。
现在认为苹果有醒酒的作用,苹果导致肿是因为苹果本身会让身体尤其是脾脏和腹腔的静脉血管回流产生障碍,静脉血管回流障碍的话,他周身气血就不会动的非常快,所以说对于那些有什么糖尿病啦、胰腺炎啦、胃热、胃胀的这些人,反而是有好处的,它把功能给降下来了,所以说这种东西对于治疗消渴还是有用的。但是在正本的本草当中柰是不会直接拿来作为一个主力药来用的,因为它对于病人还是有损伤的,因为病人的话,周身气血运转越快,他的身体的愈合速度越快,所以说如果你们家里面有人生病的话,最好不要给他吃苹果。
苹果醋
苹果约500克,冰糖约250克,糯米醋(白醋)约300克,大玻璃罐
将苹果洗净切片,去核。
将苹果片与冰糖一层压一层放于大玻璃瓶,保证每层间有较大间隙,冰糖的量要控制,冰糖的量要低于苹果的一半,具体比例个人把握,
冰糖多发酵容易,发酵完成也比较酸,但苹果风味少。
加入白醋,将玻璃瓶封口封严,置于20摄氏度以上,30摄氏度以下的阴凉处发酵2-6个月。时间越长味道越浓。
《千金·食治》:"益心气。"
孟诜:"主补中焦诸不足气,和脾;卒患食后气不通,生捣汁服之。"
《饮膳正要》;"止渴生津。"
《滇甫本草》:"炖膏食之生津。"
《滇南本草图说》:"治脾虚火盛,补中益气。同酒食治筋骨疼痛。搽疮红晕可散。
把苹果上锅蒸,可以养脾胃。
因为生苹果会阻断整个脾胃消化,这个时候如果有胃酸,往下通不下去,它就会回逆,所以说不建议病人和身体不好的人吃苹果,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对于有胃热这些人苹果是很好的东西,梨比较伤人,但是梨可以和其他东西一起炖,生吃不太好。(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