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的还是米,这个米叫做籼米,现在叫长米或者仙米,我们最常见到的籼米是泰国的香米。
中国古代所说的稻米实际上最早的就是这种米,不是咱现在吃的粳米,我们现在所吃的那种粳米是经过不断改良迭代,让它变得含糖量更高。籼米里面含纤维量更高一点,这个米蒸也好、煮也好,他这个米粒本身粘度不是特别大,这是它的特点,原因就是当中的含糖量低,纤维含量高。籼米类的成熟时间很快,因为它的种植地区,基本都在靠近赤道地区。
籼米在古代就叫做稻米,各位可以看一下,在宋代以前提到的所有稻米,其实都是籼米。
它的性味是苦的,为什么说这个米是苦的,你们可以吃一下泰国籼米,你在嘴巴里嚼,嚼30下以上,你会发现,在舌根靠近两侧大牙的地方,泛出来的味道是淡淡的酸苦味。又由于它当中的纤维含量比较高,吃完之后容易让人大便变得干燥,肠胃会产生更多的热,所以它一般是被用于帮助温阳的一个食物。
古代的时候,道家把米分得很清楚,粳米就是粳米,稻米就是稻米,稻米实际上就是籼米,当然了,后续籼米又分离出来的一个品种,就是咱现在说的糯米。糯米实际上是从籼米里面分离出来的,这是它两个不一样的地方。籼米的一个特点就是半透明,它的样子很像粳米,但是籼米当中有一部分种类,颜色是雪白色的,这个种类经过培育,慢慢变成了现在的糯米,过去把它叫做糯稻。
籼米本身细长,主要可以帮助身体增强肠胃的代谢和功能。现在很多人说脾胃不好,排便特别的粘腻,消化功能不好,就可以把咱吃的粳米换成籼米,吃完之后大便会慢慢恢复,肠胃功能也会慢慢恢复,它是一个很好的帮助身体恢复肠胃的食物。
但是也因为这个原因,如果一个病人本身有肠炎或者便秘,你就不要再给他吃了这个了,会加重便秘,因为当中的纤维量还是比较大的。
它特别适合有肠息肉的这类人,这类人本身吃饭就容易有轻度腹泻,吃完粳米反而能把它的息肉一点点消耗掉,这个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还是出两个方子,一个食疗,一个药用。
米锅巴
材料:
米饭、面粉、鸡蛋、胡萝卜、盐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切丝备用。
2、面粉中打入鸡蛋,依据个人口味加少许盐,拌匀。
3、加入米饭、胡萝卜丝,打成面糊状。
4、电饼铛放少许油,倒入后合盖,煎熟即可。
米莲散
糯米15克 莲子心7枚
上药为末。
治劳心吐血。
酒服,或以墨汁作丸服。
摘录自《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这个墨汁不是现在用的化学的墨,是现在安徽产的墨块,是用松灰和胶泥等等做的。
 
|